常见病句类型,修改病句的类型,修改病句有哪些类型
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句类型:
一、语序不当
多项定语次序不当
例如: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。
正确顺序应为:国家队的(领属性的)一位(数量)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(动词短语)优秀的(形容词)篮球(名词)女教练。
多项状语次序不当
例如: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。
正确顺序应为:许多老师昨天(时间)在休息室里(处所)都(范围)热情地(情态)同他(对象)交谈。
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
例如:我国棉花的生产,长期不能自给。
应改为“我国生产的棉花,长期不能自给”。
状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
例如:这次会议对节约原材料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。
应改为“这次会议对节约原材料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”。
主客颠倒
例如:奥斯特洛夫斯基的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。
应改为“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是不陌生的”。
二、搭配不当
主谓搭配不当
例如: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,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。
“品质”不能“浮现”,可改为“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,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”。
动宾搭配不当
例如:纪念三八节的到来。
“纪念”的只能是“三八节”,不能是“到来”,应删去“的到来”。
主宾搭配不当
例如: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、最愉快、最有意义的一天。
主语“劳动”与宾语“一天”搭配不当,应删去“的劳动”。
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
例如: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。
“很大”与“心血”搭配不当,应改为“很多”。
三、成分残缺或赘余
成分残缺
例如: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,从小就养成了爱劳动。
在“爱劳动”后加“的习惯”。
例如:我们识别是非的能力。
在“识别”前加“有”,补充谓语。
例如:通过这次学习,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。
应删去“通过”或者“使”,让“这次学习”或者“我”作主语。
缺主语
缺谓语
缺宾语
成分赘余
例如:这句话的后面,包容了多么丰富的“无声”的潜台词啊。
“潜台词”与“无声”语义重复,应删去“无声”。
四、结构混乱
句式杂糅
例如:这办法又卫生,又方便,深受群众所喜爱。
应改为“这办法又卫生,又方便,深受群众喜爱”或者“这办法又卫生,又方便,为群众所喜爱”。
中途易辙
例如: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,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。
应改为“自从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,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”。
五、表意不明
歧义句
例如: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了两家银行。
这里“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”有歧义,可以理解为只背着总经理,也可以理解为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。
指代不明
例如: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,谈得投机,他给他点上一支烟……
这里的两个“他”指代不明。
六、不合逻辑
自相矛盾
例如: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。
“死难者”与“幸免”自相矛盾。
范围不清
例如:从事业的发展上看,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。
“各项人才”包括“科学专家”,二者不能并列。
强加因果
例如:因为他来自北方,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。
来自北方与思想旧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。
主客倒置
例如:在那个时候,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。
应是“我与报纸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”。